公共资源先享后付、行政服务容缺受理、无人超市、零押金租房……10日在福州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信用建设年报(2017-2018)》显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对市民生活、企业成长、城市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日益显现,信用应用场景不断深化。
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总裁徐玉长发布“新华信用”城市信用平台和《中国城市信用建设年报(2017-2018)》。王吉如摄
信用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城市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一环。
2017年以来,从地方城市信用立法“破题”到多个城市推出各具特色的“市民信用分”,从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成立到首部中国城市信用监测蓝皮书正式发布……一些城市开始在多个领域实现信用建设服务市民生活。无论是社会生活类、经济金融类还是政府管理类,相关的信用体系建设应用场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便于民众、便于推广。
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总裁徐玉长在2018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进行了报告发布。这份报告系统总结了中国城市信用建设发展的整体情况、中国城市信用建设的指标体系、首批社会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典型经验、国内城市信用建设优秀应用场景等,并归纳了目前城市信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后续应如何改进提升的意见建议等。
报告认为,我国城市信用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重大跨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协同推进工作存在瓶颈、服务行业市场发展不足、理论研究和人才供给与现实需求还有脱节、社会诚信氛围仍需加强等方面。
报告建议,下一阶段城市应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地方信用规划、信用管理法律法规、保护信用信息的管理办法等,逐渐形成城市信用规范体系,为城市信用环境与秩序治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构建城市信用建设协同机制,信用主管部门、城市政府以及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应发挥各自作用,实现合力惠民。报告预测,随着信用信息归集水平的提高和相关数据库的逐步建成,加大信用信息产品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将成为未来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中国城市信用建设年报(2017-2018)》由“新华信用”联合源点信用共同撰写。“新华信用”是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承建的国家级信用信息平台。(记者陈奥 余蕊)
新华金融客户端:权威财讯尽在“掌握”,扫码或长按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