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浦东党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浦东新区蓝皮书: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报告(2018)》。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浦东新区“建设开放、创新、高品质的浦东”“向具有标志性的全球城市核心区迈进”的关键一年。浦东新区紧紧把握全球经济有所复苏和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发展的有利条件,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和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全力推进四个中心核心功能提升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两大重点任务,推动了浦东二次创业,出色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先行者。2018年浦东经济发展报告继续聚焦改革深化和创新探索,以“聚焦系统集成改革”为主题,分四篇,以11个报告分析2017年浦东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现状及成效。
上海浦东新区2017年实体经济表现亮眼
蓝皮书指出,在内外需不断提振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不断落实的有利条件下,浦东实体经济一改多年来萎靡颓势,强力复苏,表现亮眼,使浦东呈现了多年来不多见的二、三产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根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浦东二产实现增长10.6%,三产增长8.3%,仅相差2.3个百分点,而2016年前基本相差近10个百分点。
1.工业增长强势上行
2017年,浦东工业多年来低位运行态势得到强力扭转,呈现出两位数平稳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工业生产完成产值7294亿元,同比增速达12.4%,增幅为1.4个百分点。从重点产业看,电子信息和汽车增势未减,贡献显著。前三季度电子信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生产持续增长,实现产值1926亿元,增长14.5%;汽车制造产能提升,产销两旺,实现产值1563亿元,增长40.4%。从重点企业看,龙头企业对工业的拉动作用不断走强。目前,浦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98家,其中,规模超50亿元的企业19家,占企业总数的1.2%;完成产值3922亿元,占工业生产总量的53.8%;同比增长23.5%,增幅高于平均水平11.1个百分点,对浦东工业生产贡献率为87.8%,拉动浦东工业增长10.9个百分点。
2.重点开发区支撑地位更加凸显
随着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七大重点开发区已成为浦东工业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三季度,重点开发区实现产值4662亿元,占浦东工业比重为63.9%,比上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1.1%,增幅比浦东工业平均水平高8.7个百分点,对浦东工业发展的贡献率高达91.6%。其中以汽车制造业为发展重点的金桥开发区不仅规模最大,而且引领七个重点工业开发区增长,实现产值1677亿元,增长28.3%,对工业开发区贡献率达45.1%;以电子信息、成套设备制造业为主的康桥开发区实现产值1366亿元,增长21%;张江高科技园区依靠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产值增幅达到26.9%。以上三大开发区实现产值3922亿元,占开发区生产总规模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1.5%升至84.1%,增加2.6个百分点。国际医学园区、临港产业区、南汇工业园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四个开发区实现产值740亿元,分别增长9.8%、4.3%、3.1%和0.2%。
3.企业效益提升
1~8月,浦东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73亿元,增长11.1%;利润总额691亿元,增长12.8%;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9.4%,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利润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407亿元,占58.9%;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增幅超过25%。以上三大行业实现利润498亿元,增长15.6%。全年来看,前三季度利润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4.5个和1.9个百分点,利润增速逐步放缓,主要原因是在前期低基数高位增长后的合理回归,总体来看,工业利润增长仍将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更为积极的现象是,浦东工业企业财务费用一直呈下降态势。前8个月,财务费用下降21.1%,表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效应已逐步显现。
4.企业信心指数改善
调查数据显示,在连续五个月位于临界值下方后,9月浦东职业经理人采购指数(PMI)为54.8,环比上升6.3个百分点,重返临界值上方。三季度PMI均值为50.9,采购经理对未来三个月的预期指数为58.5,环比上升2.4个百分点。从分项指数看,也大都处于上升状态。生产指数环比上升1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环比上升10.6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与上月持平,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3.3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1.9个百分点。从重点行业来看,数据也偏向乐观。
预计2018年浦东新区经济增速8.6%左右
蓝皮书指出,2018年是浦东发展的关键年份,是“十三五”承上启下的一年,是贯彻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更是全力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的第一年,诸多的改革与创新需要进一步发力,为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释放改革红利,重点聚焦在自贸区改革向高标准纵深推进,积极探索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聚焦在以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为主要载体,加快推进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聚焦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优化供给体系,加快新动能培育。但浦东自身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和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重点突破的,短期内经济上行的风险和压力同样存在。
因此,经定性与定量分析,我们认为,2018年浦东经济增长将呈平稳态势,速度将维持在8.6%左右,基本与上年持平,继续高于全市1.5~2个百分点。
浦东建设“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实现进一步聚焦
2015年,浦东新区明确提出要“成为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伴随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张江国家科学城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浦东科创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且目标更加清晰。如《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浦东要完成科创中心浦东核心功能区建设框架。也正是因为浦东承载了许多国家战略,浦东科创中心建设以国家级实验室建设、高端科研水平提升为特色。张江科学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浦东核心功能区建设现状。
2017年,张江从科技园区向科学城转型步伐加快。第一,要素集聚明显。首先,人才集聚明显。张江集聚了上海60%的世界顶尖创新人才和“千人计划”创业专家,一流研发创新人才5.38万名,是长三角乃至全国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其次,产业集聚初见成效。2017年,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和类脑科学、人工智能、精准医疗等产业进一步产生集群效应。如资料显示,张江高科技园区依靠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产值增幅达到26.9%。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如中科大的量子通信卫星团队落户张江,是因为这里能找到小卫星和与高端装备相关的产业链。第二,科研成果或科技实力显著提升。C919大飞机的上天、5G中国“芯”的诞生等重大科研成果与张江息息相关。目前,中国1/3的1.1类新药原创成果诞生于张江。基础类国际一流科技成果先后有所突破。如2017年,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为首的科研团队在离子精确“装订”石墨烯膜用于离子筛分和海水淡化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第三,大科学设施集群和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进展明显。目前,张江已经建成的大科学装置有上海光源、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正在建设的有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和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张江租赁住房建设也于2017年10月正式开工。
努力完成“科创中心”建设及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国家战略任务和大力推进张江科学城建设的同时,浦东新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人才政策,并在机制上进行探索。如2017年6月,全国首张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推荐永久居留身份证颁给了德国籍华人、上海罗氏制药公司总经理周虹。全国首张本科学历外国留学生工作许可证被上海纽约大学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来自美国的泰勒·保罗·罗瑞克获得。新成立的浦东新区海外人才局,不仅承担制定和宣传海外人才政策、,而且具备支持留学人员和港澳台人员来浦东就业创业、认定和推荐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直接申请永久居留的职能。2017年,浦东新区推出九条提高海外人才通行和工作便利度的措施:第一,开设自贸区永久居留推荐“直通车”;第二,实行外籍华人申办永久居留专项政策;第三,放宽人才口岸签证申请范围;第四,支持外国留学生兼职创业;第五,放宽外国留学生直接就业;第六,允许外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跨境就业;第七,优化外籍专业技术人才执业资格认证;第八,设立浦东新区海外人才局;第九,试点人才办事窗口“无否决权”改革等。上述周虹和罗瑞克的申请获批就是今年人才政策探索的实质性操作。
,
,,。在此,,,地方银监局、。。,,,,,。
为促进加强跨部门、跨行业、,既要加快对外开放,,要探索“一行一办三局”为主导、行业自律、企业自控、社会参与和信息技术支撑的“四位一体”的透明、高效、。
在此中,抓手为建设政府各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大数据平台,依据是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依靠是社会力量的参与,,。
自贸区在浦东全区的经济引领作用明显
截至2017年9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共有企业85706户。其中,内资企业67430户,涉及注册资本45738.75亿元;外资企业18276户,涉及注册资本2612.51亿美元。
从自贸试验区企业在浦东全区的比重看,截至2017年6月底,自贸试验区累计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在全区的占比分别为30.52%和73.11%,显示自贸区以浦东新区1/10的土地,承载了近1/3的企业数和近3/4的注册资本,在浦东全区的引领作用明显。其中,公有制企业的累计户数占全区比例为51.66%,累计注册资本占比为76.29%,呈现出数量集中、规模大等特点;私营企业累计户数占全区比例为24.29%,累计注册资本占比为66.19%,显示区内私营企业平均规模较大;外资企业累计户数占全区比例为76.03%,累计注册资本占比为83.91%,均在浦东新区总量中占绝对优势。
从企业占比来看,2016年,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的数量和注册资本分别占全区新设外资企业的87.71%和96.60%,分别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的43.82%和67.72%,保持明显优势。从行业结构来看,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从资金流向来看,排位前五的行业注册资本合计占新设总注册资本的95.42%,金融业由2015年的第五位跃居第二位。
从累计情况看,自2013年自贸区设立以来,4年间从2013到2016年累计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均呈倍数增长。其中,企业总数从2013年末的34861户增长到2016年末的78235户,增长了124.42%,年均增幅超过40%。注册资本方面,2016年末自贸区企业累计注册资本55898.28亿元,比2013年末的21819.85亿元增长了156.18%,年均增幅超过50%。
众创空间对浦东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开发开放特别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实施以来,浦东新区众创孵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浦东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并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征。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浦东孵化企业总数已有3316家,累计出壳企业102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有2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有9家、新三板上市企业3家,还有6家市值超过10亿元。
(一)体系化
按照创业周期理论,一个成功的创业需要经历创意阶段—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创业者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和问题,与之相随的是,众创空间会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行服务设计,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众创孵化体系。经历数年,浦东的众创孵化体系已经相对完善,特别是在生物医药行业,创业者可以从创意到成熟的生命周期选择基础设施、创业辅导直至支持长期发展各类孵化服务。以全国最早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张江药谷公共服务平台为例,这个基地是由技术服务中心和45套设施完善的生物化学专业孵化单元构成,针对初创期企业提供工商注册、人力资源服务、场地租赁、融资咨询、教育培训、研发设计、设备共享、药品注册等孵化服务;对创业成熟期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商务拓展、法律咨询、研究开发等培育服务,实行“专业孵化+技术支持+创业导师+风险投资”的个性化孵化模式,研发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向服务平台“点单”即可享受服务。
(二)国际化
近年来,浦东开启“1+N”国际孵化模式,打造国际化孵化平台,基本形成了“走出去”、“引进来”以及“离岸孵化”三种模式。一是“走出去”,是指在国外设立基地,通过实体孵化或者投资孵化等形式,直接对接国际项目资源。太库孵化器已在5个国家、10个境外创新活跃的城市,建设了孵化器和加速器,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已孵化企业167个,总估值达190亿元。太库在浦东的孵化基地,半年内已有16家企业和17个项目入驻,其中,15个企业或项目获得融资,累计金额9650万元,获得融资的比例将近50%。二是“引进来”,指的是引进国外孵化器的先进理念,或是通过合作将国外孵化器的一些项目资源或者人力资源引进国内。爱知文化在2015年举办了首届中韩互联网+创客大会,引进众多韩国优质创业项目在浦东进行路演,最终中方项目获得超1亿元的意向投资,而韩方项目也获得超5000万元的意向投资。三是“离岸孵化”,就是依托目前正在试点的自贸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尝试利用自贸区“境内关外”的优势,吸引国内外创业团队充分利用海外创新创业资源的溢出效应。这三种国家众创孵化模式探索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发挥大企业经济溢出效应,引进境外知名孵化品牌,集聚全球创新创业资源,进而将众创孵化推向纵深发展。
(三)专业化
一直以来,浦东都非常注重众创孵化基地的专业化建设。一方面,浦东90%以上的孵化器都有自己偏重的专业方向,孵化器经营者会根据产业方向构建管理团队,选择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新区政府鼓励众创孵化器建设专业性技术平台帮助在孵企业的成长。目前,浦东的孵化器既包括如汽车、医疗器械、旅游等传统产业,包括机器人、物联网、金融科技、新媒体等新兴产业,与浦东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的政策取向深度融合。比如,微软功夫国际孵化器是微软云业务的梯度扩展,旨在培育为终端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以产业创新为导向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初创企业,使用通信芯片+传感器解决物联网的技术问题。再如,张江-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筹建“英雄会”,与新区内上海科技大学、纽约大学、中欧商学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偏重在短时间内提供加速资源的配置,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营造创新生态。张江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平台结合优秀本土企业家资源,打通了从核心技术、生产、营销、管理到融资等全方位资源,太阳能背包孵化项目的创新技术就是在张江研发完成。
(四)溢出性
浦东众创孵化基地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溢出性,就是一方面孵化器为区内企业提供产业平台,推动区内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另一方面就是为区内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引导,带来大量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包括:一是国际孵化机构利用自身客户优势,为新区企业与其他大型公司牵线搭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比如微软功夫孵化器将为入驻企业搭建与包括谷歌、招商银行、周大福、K11等数百家全球客户对接沟通的桥梁,提供优质供应链资源,帮助企业进入不同的产业链与技术领域。二是根据自身信息优势为区内企业提供市场对接服务,Plug and Play将国外不少500强公司的技术需求传到国内的创新技术平台,同时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为创新技术提供市场对接服务。2015年落户张江以来,Plug and Play已经为博世、霍尼韦尔、上汽等为代表的50家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提供创新资源和项目服务。三是机构创始人利用自身经历优势,为孵化企业提供技术溢出服务。比如张江-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的创始人就有长期在英特尔工作的经历,现仍然是英特尔高级顾问。开展合作伙伴式的孵化加速服务,英特尔将为“联合众创空间”提供“一揽子众创空间支持”,包括硬件、软件、工具套件、参考设计、培训课程、培养活动、导师计划以及联合举办创客大赛、创新创业峰会、创客马拉松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