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硅谷接班人”就能关注我们啦!
大家还记得理财高手小K的“家庭财商教育”吗(回看链接:看理财高手分享家庭财商教育:在家如何建立劳动奖励机制)?小K的父母在家建立了多种机制,让孩子在模拟现实的环境中亲身体会并领悟基本的 “金钱观念” 和“赚钱之道” 。
不过无论模拟得多好,最终是要在真正的现实中来经受考验的。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小K是如何在父母的引导下来实战操练的。
1
从记账到开设联合账户
前文提到小K有本记帐的便签本,小K需要在本子上记录下自己的每一笔收支款项,包括收付款时间,收付款人,收付款用途,金额等。如果小K将消费账户的钱转到储蓄账户,她需要在两个账户同时记账。年级还小的时候,父母亲会帮忙记录,上小学之后,小K就全权负责了。这样的记账看似繁琐,其背后蕴藏着最基础最核心的财务知识—平衡分类账,也起到很好督促作用—防止小K偷漏记账。
小K上初中后,父母开始和她“玩真的”了:他们和小K一起开了一个联合账户。所有的零花钱机制和从前一样,只是从纸钞结算,变成了现金转账结算。另外父母要求小K开始在银行真正的支票簿上记账。还有一点变化最大的是,小K所得的利息变为真正银行的利息。
小k笑称,这是个悲伤的时刻,因为她发现原来现实世界的利息远远没有父母亲给得那样慷慨。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小k的父母又给她上了一课:银行账户有不同的分类,利息也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在银行开设不同账户。就美国目前而言,有以下几种:
Checking Account: 支票账户,利率很低甚至为0,通常会附带一个 debit card,相当于国内的借记卡。
Savings Account: 名字叫储蓄账户,但其实是活期储蓄账户,里面的钱是随时可以取走的。有的银行也附带一个借记卡。Savings Account 的利率也都低的可怜,最多也就1%多一点。
CD (Certificates of Deposits): 存单,相当于国内的定期存款账户。利率比Saving Account要高。
Money Market: 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另一种类型的活期储蓄账户,通常有最低存储限额,利息和Saving Account差不多或者略高。
除此之外,小K父母还给她介绍投资账户,叫Brokerage Account,也译成经纪账户。这又是极具价值的一课:除了将钱放在银行储蓄账户,这世上还有许多的投资方式。
2
进入证券市场
通过投资账户,小k的父母带她进入了证券市场。
小K的父母是这样给她介绍股票的:当你买股票,你实际上买的是一个公司的一小部分。小K说,当时的她真是兴奋极了,因为那个年纪的她想到只需要用一点点的钱,就可以拥有一个公司的一部分,简直是不能够再酷炫的事情了。
小K告诉我,她的第一支股票是在11岁的时候买的,开公司并有丰富投资经验的父母会经常和她探讨投资理财,教她看财报和金融资讯,但从来不会直接告诉她应该选择哪只股票,具体该如何操作。当她有疑问的时候,父母会建议她可以到哪里去寻找答案,给与适当的引导,但她的投资账户还是由她主导。
我问小K,有没有什么“股市必胜秘籍”。她笑着说,刚开始接触股票的时候,她也常常缠着父母亲要“秘籍”,尤其她在新手阶段也栽过跟头,很想避免再次犯错。但是父母却不急着帮助她,一本书接着一本书地给她,一叠一叠的财务报表放在她书桌上,让她自己多摸索总结经验。小K说,过了那么多年,她完完全全地体会到了父亲的用心良苦。在投资这件事情上,哪有什么秘籍。唯有自己下功夫,多看,多学,多思考,多反省。巴菲特老爷爷如是说:学得越多,得到越多。
不过,虽然没有“秘籍”,规矩倒是有的。小K说,父母介绍给她股票后,第一条铁律是,只能用自己的钱买股票,我们不会借给你钱买股票。小K说,这一点父母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反复强调,不能借钱买股票。第二条铁律是,只能用所有资产的20%买股票。小K家每个月是要跟父母汇报账目的,如果一旦被父母发现有人用了超过20%的资产(所有账户存款)买股票,银行账户立即被冻结,至少一个月,最多可到三个月。这条铁律在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就解除了。不过小K说,通过这条铁律,她明白要对自己的资产进行合理配置,对风险进行合理评估。(镟以在这里要额外提醒一下,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尤其中国的股市和美国的很不一样)
3
开办信用卡
在介绍了银行账户和投资理财后,小K的父母还给孩子开了信用卡。开卡之前,父母亲和小K进行了谈话,告诉她这么些年来在自己的财务管理上做得很棒,他们非常欣慰,也很信任她,所以决定在母亲的信用卡名下给她开一张副卡。接下来,父母亲跟小K谈了关于信用卡的几点很重要的注意事项:
告诉她什么是信用记录,简单的来说,就是你的还债能力。有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非常重要,要从现在开始积累,所以给你开了这张信用卡。镟以在这里解释一下,信用记录机制在美国十分健全也影响重大,小到申请一张信用卡,大到买车买房子找工作,都有会用到你的信用记录。。
告诉她信用卡利率很高而且是会积累的,利滚利之后会给持卡人带来很大的麻烦。
告诉她信用卡账单每月结算一次,每月要按时付款,不能迟付。如果迟付了,则会影响信用度。
付清信用卡账单所有金额,而不是最小金额。信用卡账单上通常有最小还款金额,父母亲告诉她,如果只付这个金额,剩余数额就会产生利息,计入之后的账单。每个月又会在前一个月利息之上产生新的利息,于是就成了利滚利。
经过以上谈话之后,12岁的小K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张信用卡。那个时候小K已经开始自己打工,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的投资收入,而父母的零用钱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因此父母的要求是,每个月按时用自己的钱付清当月卡费。如果父母亲发现信用卡上面有不合理的消费,或者没有按时付清卡费,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没收信用卡。
小K说,当进入高中的时候,她已经很熟悉记账,银行对账,也了解了信用卡的各种诱惑和陷阱,在消费上比起同龄的孩子更加成熟。同时,她也积累了不少投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升大学的时候,她用自己打工积蓄和长期投资理财获得的回报加上大学奖学金,已经可以做到经济独立,不需要像许多美国学生要贷款或者由父母支付学费生活费。 “理财要趁早”这句话在小K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的小K,刚刚步入而立之年,已经有了殷实的经济基础。小K说,如果没有父母从小地悉心培养,也没有她的今天,从小一点一滴地将基本的正确的金钱观念渗透给孩子,让他们在生活中经历和体验这些观念,是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今后人生财务管理最好的办法。
镟以这里把小K家的教育方式写下来,就是想抛砖引玉,给大家做个借鉴。理财的基本原则是相通的,不过每个家庭不一样,时代和生活社会环境也不同,家长们需要自己好好思考什么是适合自己孩子的“财商教育”。
“财商教育”系列文章精彩回顾:
本文作者:
镟以,出身教育世家,在中国美国有多年教学经验,曾为网易等多家媒体供稿,现在纽约一家精密仪器公司工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硅谷接班人
欢迎关注我们
高学历科班教育团队坐标北美
专注STEAM教育➕ 科学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