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改电为何成主流 解读中国新能源发展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2-12-03 16:35:00

大众phideon是什么车

在竞争愈演愈烈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多,续航能力眼见为实的提升,都在证明着整个2018年中国新能源技术向前的质变成长。但与此同时,传统车企推出的新产品似乎又陷入到了一个怪圈之中,“油改电”的方法不知道何时已经变成了中国车企转向新能源市场的“快行道”,可这种研发思路真的是正确的么?它是否是一种慢性毒药正在欺骗着市场,让我们的技术发展背离主线呢?

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在超过100款的新车中新能源产品占据了20%以上,其中中国品牌几乎包揽了整个新车阵容,一方面能够看出中国车企目前仍在不断扩大品牌下的产品线,产品种类越多也更容易抢占市场。但另外一方面却又令人遗憾的感到:如此多的新品集中发布,但似乎除了价格和基本配置参数外,并没有太多的技术亮点值得我们去关注和讨论,究竟问题出在了哪里?

我们来看看本届车展上这些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由来,多数都采用了“油改电”的方式。车企将旗下一台已经成熟化的燃油车对动力系统进行替换,在外观不变,内饰不变,甚至有的连功能配置也不变的情况下,一台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就出现了。

所以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样的产品值得关注的信息无非就是价格和续航。“油改电”已经成为了中国车企研发新能源汽车“快速且有效”的主要手段,在这样的风气之下,人们慢慢接受并且习惯了这样的发展趋势,看不出哪里有问题,但同样也看不出哪里有惊喜。

车企集体“油改电”的背后原因

一直以来,很少有人讨论中国发展新能源主要通过“油改电”的研发方式到底是否正确,甚至该如何准确定义一台车是否“油改电”也是件微妙的事。但个人认为,在原有燃油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移植,即便做出了一些细节的设计优化,但没有发挥出电气化集成系统应有的车身优势和更高的技术附加值,都应该算作是“油改电”的范畴内。

“油改电”的大范围应用,其中也的确涉及到了很多车企们“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上有“双积分”政策的压迫,下有“研发成本”的挟持,当市场有了明确(续航)、急迫(限牌)且低价(微型及小型车)的需求后,如何能够在极短时间内,用最低的研发成本拿出一台新能源汽车供给给市场,“油改电”成为了唯一的做法。

几年前,限牌限号等问题,让中国一二线城市突然有了急迫的新能源产品刚需,显然谁的研发速度更快,谁就能够先一步抢占市场。从本届广州车展上能够看到,很多“油改电”车型的研发周期基本上不会超过2年,甚至有些车型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开始向公众亮相。而如果车企选择了更长的研发周期,除了直观的时间和研发成本之外,如何与已经先一步投放到市场中的热门车型竞争也是难题。就比如广汽新能源GE3由于进入市场的节奏稍慢,最终“定价”问题也影响了其的市场表现。

中国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有了多年的时间,也为车企留出了足够的补助资金和研发周期。但回顾目前市场中已有车型,最长的研发周期也仅在三年左右,即便如此,其中的高研发成本投入和对市场的耐心也不是所有车企都具备的。由此,油改电为降低研发成本提供了一条快捷出路,车企无需重新投入设计、开发以及新生产线的打造,让新能源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

由此能够看出,当“油改电”成为了快速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手段后,车企对于“研发”的急迫性开始逐渐降低,续航似乎成为了产品唯一的技术指标。从这届广州车展上能够看出,油改电的模式已经被车企们灵活掌握,旗下所有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燃油车平台都将作为“新能源产品”的储备方案,甚至用老燃油平台去强行兼容多种动力系统,成为了目前中国车企的一种研发趋势,所有思路被急于投放市场的产品所牵制住。

油改电,是否会成一种慢性毒药?

从已有的产品和可预见性来看,油改电仅仅是一个方法,而不是一个方向,至今为止你无法从这种方式上看到技术的可突破性。除了不断的优化电池组密度来提升续航之外,油改电平台并没有太多的技术拓展空间,而其他的功能配置也是跟随着原型燃油平台走,从而变成了一种“传代”关系,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研发模式。

受限于燃油车平台的设计,电机和电池在设计布局上也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油改电车型的电机尺寸必须要考虑到原发动机舱的空间,而电池组由于布局在底盘下方,容量越大,离地间隙和车厢内地台就会受到影响,所有“油改电”车型有着明显的瓶颈,一旦达到布局极限,基本上也就到达了研发终点。

我们再次重新看“油改电是否正确”这个问题,也仍然难以直接一票否决它,因为在当前这个阶段你挑不出这种研发方式的明显硬伤。从已有产品带给市场的成效来看,其满足了市场对于新能源产品的直白需求:只要续航到位,它就是一台合格的车。

目前有一些车企在经过了几款“油改电”的研发尝试后决定重新投入到新能源平台开发中,毕竟已经通过油改电的方式抢先拿到了市场后,回归正统的技术路线变成了下一步的计划。

网络上很多人吐槽新能源汽车技术含量不高,其中一部分都谈到了“将一台燃油车的发动机和油箱摘掉,然后铺上电池和电机,瞬间就能变身纯电动车”,这样的形容恰恰戳中了“油改电”的痛点:过低的研发流程和成本,带来的是车辆无价值的技术变化。

所以,如果“油改电”的模式真的在中国新能源的研发体系上定型了,到底会不会成为一剂慢性毒药,持续拖累着本该正确的技术研发进度呢?而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到底是想要“技术超车”,还是仅仅为了满足目前所谓的“市场需求”呢?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